洪君:“年轻”的老书记——记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高家村党支部书记杜洪君

他,今年已经70岁高龄,可却从不服老,曾向镇领导拍胸脯:除了扛麻袋之外,请按年轻支部书记的标准来要求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一个“破烂村”变成了全镇数一数二的先进村。他就是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老书记”的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高家村党支部书记杜洪君。

2001年,曾当过生产队长、大队会计、新安乡砖厂厂长的杜洪君,被村民高票推选为高家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当时,亲友们一致反对: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好好呆在家享福得了,当这么个费力不讨好的“破官”图个啥?还有人说,看你老杜头能有多大能耐,能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好!的确,那时的高家村群众思想落后、生活贫困,村屯面貌破烂,干群关系紧张,集体负债110万元。面对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矛盾百出的村子,老杜犹豫过,可当看到村民祈盼的眼神时,他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一切。于是,这位18岁就入党的老党员,顶着各种压力走马上任了。

治穷先治乱

杜洪君上任前,高家村的财物管理如“一锅粥”,老百姓骂声、怨恨声不断。老杜的第一招是清理村民存欠款。在全村307户当中,有103户欠村里款,又有204户在村里自存款。当老杜动手清欠时,有的欠款户跟他翻了脸,就是不承认欠村里钱。

当过会计的老杜,精通的业务派上了用场,他通过查历史账、纠正错账,逐户逐笔地清理,使每户的每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仅记账纸就用了几百页;他还“厚着脸皮”逐家登门拜访,耐心细致地做欠款户思想工作。最后,所有的欠款户都心服口服,把40多万元欠款全部还清。老杜的第二招就是清理不合理开支和占款。在清账时,老杜发现,原来的村干部中有部分人占款和不合理发包村集体资源,经过调查了解后,他不怕得罪人,秉公办事,及时清理回这样款项8万余元。还清了存款户的存款。老杜的第三招是用外协资金和延包部分机动地以偿还外债。老杜用有限的资源化解了一部分欠款,其余的欠款没有着落,他就找关系,用外协资金解决。这回群众的心气顺了,老杜打开了工作局面。

在治理村屯环境这一乱上,老杜带领村民把柴草垛、粪便物等挪出村外,划出指定地点堆放,路旁修了排水沟渠,栽上了绿化树木和花草,美化了生产生活环境。高家村的面貌变样了,村民的精神也爽了。2002年9月,全村党员又以高票把他推选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

为民谋富路

当上村里“一把手”后,老杜感到责任更大了,从那时起,他多方面筹措资金近百万元,修砖路13公里,连通了102线国道,连通了三个自然屯,连通了家家户户。过去难卖的农产品不仅畅销,而且还提高了“身价”,就拿大苞米来说,现在卖一吨就能多得40多元,仅此一项全村共增加收入11万多元。

有了畅通道路,村民纷纷调整种植结构,栽地膜香瓜、土豆、大葱、豆角、倭瓜、地瓜等。老杜更是忙开了,他组织带富能力强的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与知名的瓜菜科研院所挂上了“钩”,从那里引来高产优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把外地有名的“种瓜把式”、“种菜大王”请进村里,在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简便易行的种植高招。高家村逐步有了特色农业,但瓜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使销售又成了问题。老杜又四处跑市场找销路。“拉”来了吉林、长春等地的一批客商,村民们再也不用“提篮小卖”。2007年,全村800多亩瓜菜,创产值185万多元。家家过上了好日子。

脚踏实地办实事

2002年,高家村打了第一眼农田用井,但要有水塔才能顶水车拉水,可正赶上秋收忙季,找人非常困难。村上又没有资金雇工,如果到时修不上水塔,就会影响下一年春耕生产用水。老杜一看急了,他自己动手干了起来,4600块红砖都是自己搬,和泥、垒墙,一干就是七天,把手腕子累起了包,自家的承包田也雇人收。村民们感动地说:“老书记真有实干精神,真舍己为村,这样的村官谁不佩服!”

2005年建村部时,他起早贪黑守在工地,领人平院子、植树。那时已是盛夏期间了,不是植树的时候,可老杜却硬是把树栽活了。村部建成后成了全镇11个新建村部中的典型,镇上在那里召开了现场会。

高家村小学校20多年来都没有饮水井,孩子们上学只能从家里带水喝,老杜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多方筹措资金,为学校打了一眼饮水井。孩子们结束了带水瓶子上学的历史。老杜又张罗着维修教室,美化校园环境,在暑期的40多天中,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把学校的室内外环境维修、装饰一新。

几年来,老杜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把自己的精力和汗水洒在了家乡这片热土上。他通过多方筹集,协调资金,先后为村里打了7眼电机井,安装有线电视177户,新建沼气池27座,为四户特困户和老兵建了11间红瓦房,自己还垫付了4700元钱。

老杜“从政”6年中,村上一点收入都没有,可哪年都得花钱,他就把自己多年的房子卖了,为村里上机井配套设施,安装广播、灭鼠、订报纸、装防盗铃、交合作医疗费、日常办公费等,如今已垫付进了3万元。在为百姓谋福利上,老杜出手大方,可自己花钱却十分节俭。有一次去县里开会,正赶上天在下雨,他顶着大雨骑摩托车赶到镇上,然后从镇上坐公交车去县城,恰巧被自己的儿子看见了,孩子望着被雨水打湿的老父亲掉下了眼泪:“就算不报销,自己花钱也得打车呀!”老杜却笑着说:“没事,没事!”

如今的高家村,户户和睦,业业兴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处处呈现出文明、和谐新景象。老杜正意气风发地带领高家村百姓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