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区:“互联网+”优秀案例:种养殖精准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黄泛区实业集团基本情况

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隶属于河南省农业厅,是河南省唯一的大型现代化农垦企业,是河南省发展集约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示范基地。黄泛区实业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重要的果蔬生产、加工、贮藏基地,生猪养殖和出口基地。集团总资产73.6亿元。

黄泛区实业集团点片状分布于西华、扶沟两县境内,土地面积14.7万亩,其中耕地11.6万亩,果园1.5万亩。总人口3.3万人,职工1.5万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187人,其中正高级6人,享有国务院津贴的专家2人。集团公司下辖16个农业分公司、4个行政村,11家集团控股和参股工商企业,22个行政事业单位,1个正团级人武部,1200多家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201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亿元,粮食总产(全民部分)7.8万吨,生猪出栏24万多头,存栏16万多头,实现经营收入12.5亿元,利润8700万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集团公司现已成为农、林、牧全面发展,农、工、商各业并举的大型现代化农垦企业。

近三年来,集团公司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种养殖精准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精准生产,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了物联网与集团公司产业融合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实施背景

2013年5月,农业部推动了国有农场信息化试点工作,把黄泛区农场遴选为全国农垦系统信息化试点工作九个试点农场之一。同时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对该场信息化建设一直十分重视,给予了莫大的关怀和指导。

故此,黄泛区农场、集团公司领导层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决定把把信息化作为推动集团公司战略实施、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精准生产以及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了《种养殖精准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2014年6月在河南省发改委备案。

在此背景下,黄泛区实业集团加大、加快了种养殖物联网建设步伐。

(二)建设内容

1、种类、规模

小麦规模种植区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100万亩,建立从农情监测到信息服务的快速通道,对小麦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精准管理和精准作业服务;在鑫欣牧业有限公司进行应用示范,共有生猪和公猪猪舍近300栋,采用基于物联网和现代化养殖管理技术和手段,实现对饲养环境参数的监测、养殖场地的环境调控、饲养精细管理和生产安全保障,达到精细饲养、安全品质的绿色畜牧养殖。

2、软硬件基础设施

黄泛区实业集团目前已经完成门户系统、农田管理服务、林地管理服务、水利管理服务、农机管理服务等十二个子系统,及移动四情采集客户端的开发工作。

已经完成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网络设备建设、系统硬件平台、大屏显示系统已经完成、移动终端的四情采集系统等共计90余台。建设完成个17个智能气象站、30个墒情监测站、90个墒情监测点、3个大田监控点。

(三)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保证精准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作的顺利实施,黄泛区实业集团成立了“种养殖精准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与协调。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彦亮任组长,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任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信息化引导,形成集团、分公司一体化服务格局

在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一体化的总体战略部署下,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农业具备了高水平的现代物质装备;信息服务延伸到了分公司和农户,广大农工享受到了网络条件、信息资源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已经成为引领集团总公司、分公司一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集成创新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模式,为精准生产提供智能决策

集团公司精准生产物联网应用模式,能够及时掌握作物及家畜生长环境的的重要信息,以物联网技术为实施基础,集成应用互联网、无线网络等网络媒介和其它现代新技术手段,将作物生长环境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设备连接组成网络,实时收集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数据,为最终实现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种养殖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保驾护航。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根据坐标数据,将整个集团公司的情况展示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清晰了解集团公司的整体情况。

(六)融合物联网和遥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

物联网建设基于技术、遥感监测、定点监测与移动采集相结合的种养精准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平台,通过在集团公司规模种养生产区应用示范,便于对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的效果、效益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筛选出最优生产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案;有助于对农业生产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精准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经验效果

)充分发挥物联网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形成中原粮食核心区“智慧农业”新模式

安装部署了智能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大田视频监控等传感终端,实现了对气象要素自动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农田墒情的时时监测,农田作物生长情况时时监测;在第一分公司多台农机具上安装部署车载终端,实现了农机定位、作业面积智能测算、工况实时监测传输等功能;借着农业信息化综合平台,集成应用了作物高产高效数据、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土壤肥力数据、气象、墒情、苗情等传感数据、农机传感数据等基础数据,打造“智慧农业”新亮点。

(二)牧业公司种猪场安装智能化视频监控设备,建立了高标准、智能化生猪养殖示范点

在种猪场建立了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共覆盖四个场区,100多栋猪舍,年出栏种猪12万头猪。利用物联网技术,围绕设施化养殖场生产和管理环节,通过智能传感器在线采集养殖场环境信息(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空气温湿度等),同时集成改造现有的养殖场环境控制设备,实现养殖的智能生产与科学管理。

(三)规模示范应用,辐身带动效应明显

集团公司通过规模种养生产区应用示范,促进农机、农艺、信息三者有效融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明显

通过小麦生产物联网环境监控、病虫情监测、墒情监测、精准配方施肥、智能灌溉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在小麦农情监测分析预警、全程精准作业、智能管理及生产决策、农机调度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使小麦生产过程中大幅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应对农业灾害的能力增强,有助于小麦生产调优,从而减少小麦的生产损失,提高小麦生产的科学性,促进小麦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据统计分析每亩综合节本增效70.68元,集团公司常年小麦播种面积10万余亩,全年仅小麦一季实现节本增效706.8万元。

2、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推进集团公司农业现代化进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示范带动周边县市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促进“互联网+”在农业的应用;合理灌溉,节约用水,减少肥料、农药等投入,强化生猪养殖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2.2><!--2.2>

相关新闻

  • 我国乡村加速跨入互联网时代 2020-04-24
  • 井陉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2019-08-20
  • 合川“大数据+农业”推进全区乡村振兴 2019-08-09
  • “互联网+”引领四川眉山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2019-08-05
  • “互联网+大桃”促民增收 2019-07-19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