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模式:盐边县:“七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2pt;}

为进一步夯实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盐边县坚持政策扶持与内生动力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产业带动、借地生财等七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全县58.75%的村有集体经济收入,8.75%的村有1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年收入,1.25%的村有3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初步探索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盐边模式。 

一是产业带动模式。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区位优势,探索由村集体主导,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光伏产业等项目,走“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红格镇昔格达村(原龙头村)与火烧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盐边县景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玫瑰花种植业,由公司提供花苗、种植技术指导并统一销售,农户负责进行种植,2018年至今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21万元。国胜乡大石房村成立毕苴芦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集体管理的4.5公里天然河道发展纯生态细甲鱼养殖项目,落实专人进行管理、销售,年销售收入达11万元。 

二是借地生财模式。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村集体牵头将农民手中土地流转出来,再以入股、转包、租赁等形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其他投资主体流转,获得收益。新九镇踏鮓村以村集体名义按照1200元/亩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30亩,进行土地整理并建设设施大棚,将设施大棚以2800元/亩的价格出租给私人种植户种植蔬菜,创造集体经济收益。 

三是服务创收模式。由村集体成立服务性组织或公司,把闲散劳动力有效组织起来,为企业或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获得服务性收入。红格镇昔格达村成立四川赤羽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昔格达村文化田园项目为依托,组织本村劳动力开展劳务承包、项目施工建设等经营活动,累计收益约30万元。永兴镇坪田村成立坪田村建筑工程公司,以村民为主体,开展土木工程、劳务承包、农副产品代收代销等经营项目,目前公司起步良好,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余元。 

四是资产盘活模式。把山林、水面、矿产、“四荒”等村集体所属的各类资源摸清,分类登记,理清权属,评估价值,采取自主开发、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等方式,盘活生财。国胜乡大石房村将700亩集体土地流转发包给本村村民种植芒果、桑葚等经济林木,每年收取租金2.8万元。红宝乡择木龙村将原择木龙乡政府办公楼及宿舍进行重新翻修后对外承租给农户经营农庄,每年收取租金1.2万元。 

五是入股分红模式。坚持保本盈利、风险可控原则,将村集体资金或资源以股权量化模式投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采取合作、联营、入股等方式,实行入股分红,确保村集体获得稳定红利。红宝乡择木龙村(原长草坪村)将100万元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入股至攀枝花市春秋农牧开发公司,每年固定分红6.5万元。新九镇平谷村将100万元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入股至新九镇百贸超市,每年固定分红8.5万元。 

六是实体带动模式。由村集体领办、创办村级所有、经营形式多样的经济实体,进行市场化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红格镇昔格达村成立泉鑫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流转土地83亩,建设集花海观光、蔬菜采摘、亲子体验、户外烧烤、休闲茶吧等功能为一体的昔格达村文化田园,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村集体经济,2019年收入达380万元。惠民镇兴隆村成立盐边县兴隆社区联合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投资100万元省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建设储藏量300吨的冻库,开展存储、分拣、包装、精加工、场地租赁等经营活动,目前项目以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20下半年投产。 

七是联村共建模式。按照“产业相连、资源相融、发展互促”原则,推进联村共建,统筹整合特色农业资源,实现产业抱团发展。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在芒果产业发展较好的桐子林镇金河村、红果乡岔河村等10个村,组建标准化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本村芒果种植农户全部吸收进入合作社,并与锐华、远东等农业联合组建全县芒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采取“企业+联合社+专业合作社+支部+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把分散的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和小农户生产有序地联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推进资源重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桐子林镇金河村将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用于投资芒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合社负责为芒果种植户提供物美价廉的农资、实用的种植技术、成熟芒果代收代销等服务,同时专合社每年固定支付金河村投资额8%的收益及专合社年经营净利润1%的分红。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