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县属于哪个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

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依托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省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优势,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全县有78个村达到清洁标准,占总村数的95%。共创建国家级生态镇2个,省级百强示范镇1个,示范村20个。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多项荣誉。 

强化领导,科学摆布,高效推动行动实施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8个乡镇、新农村办、住建、环保、财政、城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设在新农村办,安排专项经费、明确专职人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先后制定出台了《通河县美丽乡村建设方案》《通河县春季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大会战方案》等10余个方案,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把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建立责任目标考核考评体系,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实行督察、通报、考核、排名,以目标考核促工作责任落实。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着力提升行动效果 

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核心任务,逐年加大投入。几年来,累计投入近3.3亿元,以“四清一改一绿”为重点,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进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实施乡村环卫一体化,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体系,村级垃圾转运站及环卫工人实现全覆盖,实现管理机制长效化,集中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完成城区及浓河、祥顺、清河4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实施了距县城20公里内的乌鸦泡、三站2个乡镇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日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以粪便、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处理为重点,积极谋划引进7大类43个70亿元循环环保产业项目,促进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采取截污清淤、打捞水面漂流物等措施,确保沟河渠道两岸“无水草、无垃圾、无杂物,共清理河塘沟渠20公里。坚持街道内乔、灌、花、草相结合,庭院内以李子、杏、沙果等北方浆果树木为主,大搞村屯植树绿化,共绿化面积1.5万亩。 

广泛宣教,典型示范,逐步扩大行动群体 

将村庄清洁行动与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庭院经济等有机结合,广泛调动农民参与清洁行动积极性。一是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把村屯绿化与榛子产业发展相结合,全县大榛子已发展到20万亩,约占全国人工种植面积的1/6,“通河大榛子”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既提升了村屯绿化品质,更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引导。利用300多处“道德文化墙”,图解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传统文化等内容。利用“党员劳动日”“青年志愿者保洁服务队”“巾帼护卫队”,引导农民全员参与,全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省有近1/3农民定期或不定期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三是大力促进庭院经济提升。通过免费提供种子、苗木、秋后保护价收购等政策,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已培养数十个庭院榛子、庭院木耳、庭院芦笋、庭院花卉等专业村,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有效改善了村内环境。 

完善制度,治管结合,努力构建行动机制 

为确保工作长效高效落实,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工作机制。共治共享制。动员村民实行“门前三包”,沟渠清淤、垃圾收集、花木栽种等力所能及的工作由村民出工,做到家家地干净,户户门前清。政策激励制。对班子战斗力强、村民参与度高,清洁效果好的镇村,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让主动干、自觉干、带头干的镇村得到更多政策倾斜。例会点评制。定期召开相关部门现场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县四大班子领导每季检查和听取汇报一次,即时点评,以高压态势推进工作落实。绩效考核制。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考核,县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资金,根据考核结果,以奖代补,发挥考核评价导向作用。 

整治前

整治后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