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小麦返青期病虫草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渭南:小麦返青期病虫草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当前,我市小麦自南向北逐渐进入返青期,随着气温快速回升,各种病虫草也将进入发生危害盛期。狠抓小麦返青病虫草害监测防控关键节点,加强田间监测调查,准确掌握病虫草动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防控,全面麦田化学除草,提早预防茎基腐、纹枯病等根茎部病害,压低早春病虫源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确保打赢防虫保粮促丰收战役。

一、发生动态

近期监测,麦田杂草发生普遍,草田率为69%,亩草量2万株以下占比57%,亩草量2-5万株占比33%,亩草量5万株以上占比10%,最高亩草量65万株,轻于去年同期。杂草种类禾本科类以节节麦、多花黑麦草、野燕麦、雀麦、看麦娘为主;阔叶类以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麦家公、荠菜、繁缕等为主。全市冬前化除面积15.8万亩,其中土壤封闭除草10.3万亩,茎叶处理5.5万亩。

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16.9万亩,主要有叶锈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地下害虫,轻于上年同期。其中条锈病未查到;茎基腐病发生3.3万亩,平均病株率1.4%,最高5.3%(富平);纹枯病发生8万亩,平均病株率1.2%,最高5%(临渭);白粉病在秦岭北麓和渭北旱塬发生1万亩,平均病叶率0.01%;叶锈病发生面积0.5万亩,平均病叶率0.02%;红蜘蛛发生99.2万亩,平均单尺行长螨量24头,最高122头(富平);蚜虫发生4.9万亩,平均百株蚜量3头,最高8头(富平)。

二、发生特点

1.杂草发生区域性差异大。南部灌区小麦播期偏晚、部分区域播种偏深,加之冬春季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苗情弱,杂草少,龄期小,显著轻于上年同期;渭北旱塬小麦返青晚,杂草出苗晚,草田率低,草量少,特别是宽幅沟播麦田,零星见到杂草。秦岭北麓塬区和播期较早麦田杂草偏重发生,节节麦、多花黑麦草、婆婆纳、播娘蒿等密度较大,草龄大,接近常年。

2.根茎部病害偏重。2月中下旬以来,我市大部出现了持续雨雪天气,土壤湿度偏大,温度偏低,苗情偏弱,抗病力偏差,导致小麦茎基腐、纹枯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发生偏重。

3.病虫害发生期偏晚。入春以来气温一直偏低,红蜘蛛、蚜虫、白粉病、叶锈病等病虫害发生期较常年同期偏晚,程度轻。

三、下一步对策

1.科学安全除草。针对今年麦田草情特点,小麦返青后,3日内气温稳定在6℃以上的晴朗无风天气,及时喷洒化学除草剂。弱苗田和渭北旱塬麦田适当推迟除草时间,但要抢抓拔节前完成。节节麦、雀麦与阔叶草发生田每亩可选用30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剂20-35ml与3%双氟·唑草酮悬乳剂30-50ml或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5-6.5g混合喷雾;野燕麦、黑麦草、看麦娘与阔叶草发生田每亩可选用5%唑啉草酯乳油60-80ml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30g或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70-80ml与55%苯·唑·2甲钠可湿性粉剂40-50g 或50%双氟磺草胺·异丙隆悬浮剂80-120ml或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4-5g混合喷雾。注意喷药时间9点至17点,配药二次稀释,喷雾要细致、均匀,不重喷、不漏喷。

2.早防病害。针对根茎部病害早发重发实际,小麦返青期,加强监测调查,发现发病麦苗,及时喷药预防,抑制病情扩散。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0ml,或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15ml,或43%戊唑醇悬浮剂20ml,或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5ml,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50ml,每亩兑水20-30kg均匀喷洒于小麦根茎部。同时可加入5%氨基寡糖素20g和0.3%磷酸二氢钾80g混合喷雾,达到增强植株免疫力、抗寒低、抗病力,培育壮苗的多重效果。尽量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喷药时调低喷头高度,调准喷雾方向,重点喷洒小麦根茎部。发病较重田块可在本次药后7-10天再喷药1次。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